健康 | 大暑已至,“最热”养生季,中医来支招!
发稿时间:2022.07.25 来源:综合自 首都中医 健康厨房 董俊彤、云南中医 大理州中医医院 点击:1311

大暑节气的来临,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了。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个节气气温最高,雨水充沛,天气闷热且潮湿,就像在火炉上蒸煮一样。因此,这个时候要注意防暑、祛湿!
大暑·饮食养生 ◗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高温和潮湿是大暑时节的主要气候特点。部分人会出现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症状,所以大暑期间饮食要特别注意。此时饮食宜清淡,各种汤粥最养人,如绿豆粥、小米粥、橘皮粥、玫瑰花粥等,有利于补充水分,易于消化,且有理气健脾、清热解暑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夏天的饮食“清淡”并非绝对的少盐,因为夏天身体出汗多,盐分丢失快,所以做菜时要有适当的盐。
此外,暑气最易伤津耗气,可适量吃点山药、银耳、乌鸡、鲫鱼、虾等益气养阴的食品,要避免性温、热、燥的补品,如人参、鹿茸等。对于有“上火”困扰的朋友,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天然苦味食品,比如苦菜、苦瓜、苦笋、苦杏仁等,能起到抗菌消炎、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的作用;丝瓜、西红柿、黄瓜、冬瓜、南瓜等时令蔬菜,也都具有清热祛火的作用。
大暑·精神养生 ◗

高温酷热天气容易使人心情烦躁,此时精神调养宜以养“静”为主,所谓“心静自然凉”,避免遇事急躁,避免生气恼怒,可多想轻松愉快的人或事,使心情愉快。也可多参加钓鱼、绘画、书法等活动,可以达到安定神志、调养心气的作用。
大暑·起居养生 ◗

夏季入睡时间应以晚些为宜,此时一天的暑热时期已过,晚上较为清凉,容易入睡;起床时间可以适当早些,因为天亮的时间比较早,符合天人相应的养生之道;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烈日暴晒,注意室内降温;适当补充水分,体质寒的人应以热饮为主。
大暑·运动养生 ◗

为了避免强烈阳光对皮肤和身体的损伤,夏季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尽量避免上午10点后至下午4点前的户外运动。
夏季人体消耗增大,睡眠和食欲下降,体能储备相对较弱,因此提倡轻松运动,时间控制在20至30分钟左右。强度适当减小,可选择游泳、散步、慢跑、拳操、非对抗性球类运动等。
此外,这一时期还要预防中暑,应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睡眠要充足;外出时应避开高温时段,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凉帽或打晴雨伞等;适当增加饮水量,可备好十滴水、藿香正气类制剂等一些解暑药。
教你一招,冬病夏治 ◗
中医历来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利用一年中最热、人体内阳气最盛的“三伏天”,用温阳散寒的药物进行穴位贴敷,以振奋机体阳气,使药物通过体表进入到脏腑经络,作用于宿疾(病根)潜伏之处,从而改善病情。
三伏天“解暑圣品”老方,请收下 ◗
众所周知,夏季消暑,食冷是大忌,但是食用酸梅汤却没那么大的顾虑。而且,酸梅汤的功效远不止消暑这一项。
酸梅汤有很多做法,但一定离不开乌梅、山楂、陈皮、甘草这四味药,而且作为一道中药汤剂,它的每一味药都非常讲究
组方功效

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夏天心火克肺金,乌梅可敛肺气。
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天气炎热导致食欲不振,吃点山楂可促进胃肠消化。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常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可用于夏天的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
酸梅汤作为三伏天里的“解暑圣品”,不少人在外吃火锅、撸串时都会来上一杯,但是市面上不少的酸梅汤都添加了太多的糖,不利于人体健康。今天来教大家制作家庭版酸梅汤,养生效果绝佳!

- 酸梅汤 -
材料:乌梅30克,山楂30克,甘草5克,陈皮10克,冰糖适量。
熬制方法:
◉ 将乌梅、山楂、陈皮、甘草洗净后,浸泡半小时;
◉ 浸泡好的水和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加1.5L-2L水大火煮开;
◉ 大火烧开,小火慢熬40分钟;
◉ 加入适量的冰糖搅拌至融化,用纱布滤渣,分离出汤水就可以服用了。
食用禁忌
◉ 脾胃功能较弱的人群应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 需要发汗的感冒患者,以及呼吸道有痰的咳嗽患者都不宜多喝;
◉ 胃溃疡患者不适合喝酸梅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