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我的驻村帮扶故事——一名中医药驻村干部的十年接力

发稿时间:2025.07.23 来源:四川中医药 点击:229

编者按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直中医药系统广大驻村干部胸怀大局,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奋斗热情,全身心投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战场。他们进村入户、扎根一线,将“我为乡村振兴做贡献”的铮铮誓言融入日常履职尽责的点点滴滴,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丰硕的帮扶成果,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和难以磨灭的奋斗印记。今日起,我们将刊发“我的驻村帮扶故事”,讲述他们驻村工作中的所思所感、所为所获,分享干群同心谋振兴的奋斗故事,全面展示驻村干部积极奋进、担当作为的工作风采。


文/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一级主任科员 黄晟


  从2014年在西藏日喀则近4800米的高原驻村,到2024年再次成为驻村干部,不一样的是经纬坐标,同样的是从日喀则到朱德故里的初心、是共产党人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唯有不忘来时路、不忘初心,才能用中医药系统的责任与担当书写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时代答卷。


2014年在日喀则驻村时入户走访


十年青春,无声沉入高原的冻土


  在高原的十年霜雪,寒光里淬炼的初心愈发清晰——医者仁心和共产党人的担当在此融合为无坚不摧的本领,而这一切艰辛的磨砺与付出,于我却无异于一场刻骨铭心的精神加冕。十年之前的驻村情景依然历历在目,2014年初,我脚下的日喀则冻土带着刺骨的痛意。身后是海拔4300米的阿里地区狮泉河驻地,脚下是接近4800米、更高更荒凉的孤寂土地。一片草甸和灌木丛中的村落,仅有七十多户村民,还有寄托希望的三棵树。那时作为卫生队的医生,我经常背着沉重的药箱入户走访,逆着风雪跋涉在崎岖小路上,当村民用含混生硬的汉语说“门巴,突切那(医生,谢谢你)”时,一股说不出的酸涩暖流在胸中陡然涌起,眼睛也刹那间被灼热盈满。 


从雪域高原到“两德故里”的十年接力


  十年恍然,此时再次背起行囊,来到仪陇县赛金镇。有战友笑谈:“十年前都蹚过了‘生命禁区’的苦寒,如今竟要去穷山沟‘重温旧梦’?图啥呢?”我平静地笑了笑。当年老西藏人的“特别能奉献”,今日在朱德元帅的故乡,遇着“德耀中华、赤心为民”的两德精神,这不正成了新时代驻村帮扶的一身硬脊梁吗?


  郑家湾村有700多户村民,是第一次驻村的十倍,村中七成以上是留守老人,慢性病缠身如同挥之不去的阴影。村里一片片葱郁的柑橘果园散发着生机和微酸清冽的气息,却似乎未能普惠于民。我默默攥紧了笔记本的边缘: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今日再到这德泽绵延的山野深处,我心底的念头愈发坚定。尽管生于浙江,口中说的却是纯熟热情的四川乡音,当我入户走访时,一句句流利的川话常让村民露出亲切惊喜的笑容,拉近了心的距离。当村民听闻我是“浙江来的干部”,不免流露些许惊讶,两地农村发展的比较也成为拉家常的常聊话题。


  一是以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引领。召开党员大会、坝坝会将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光束引向这片等待振兴的田野;组织党员干部前往朱德故里开展红色教育,在革命传统浸润中淬炼初心使命。常驻果园实地研讨共话发展,将理想信念教育与乡村振兴实践深度融合。吸纳两名优秀青年村干部加入党组织,为基层组织注入新生力量。完成村委会活动阵地升级改造,修建便民公厕,规范专栏建设,全面实现标识上墙、制度入柜的标准化要求,村委会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以多为民办实事为目标。通过“产业赋能+矛盾化解+设施攻坚”三位一体精准发力,切实将惠民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深入田间实地调研柑橘种植与集体经济运营情况,针对性谋划增收路径;高效化解村民纠纷矛盾,保障生产秩序和谐稳定;积极推动提灌站项目验收并交付村集体使用,显著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克服企业施工力量不足等困难,牵头协调水投公司、村社干部及驻村工作队,为32户村民制定自来水集中安装方案,全程参与主管道铺设一线作业,确保赶在春节前解决群众用水需求。


会同村社干部与水投公司商讨自来水水管铺设方案


  面对柑橘满园却未及民生的困境,以及村中老龄乡亲多受慢性疾病困扰的现实,我看到了突破口:中医药的智慧能否化为破解困局的新法门?今年初协调组织村干部赶赴远近闻名的三台麦冬种植基地学习,看着田里茁壮的麦冬和发展前景,我心中蓝图初具轮廓:村中那些闲置的撂荒地,不正是引种中草药最好的摇篮?若能唤醒贫瘠土地的活力,村集体经济亦可枯木逢春。更惊喜的是挖掘出本地的柑橘青皮资源,与仪陇县九威阁中药饮片公司初步达成青皮加工供应意向,药材产业之芽已悄然萌发。经多方协调,仪陇县医疗专家、县中医院及远道而来的温州龙湾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专家们齐聚村内为村民送健康服务。一位患有常年腰腿痛的70多岁邓大娘,在义诊现场体验了针灸推拿之后,慢慢站起来竟能轻松走路,她眼中闪着多年未见的亮光。免费发放的药包更是捧出了沉甸甸的民心,健康关怀在百姓的称赞中真正渗入了乡亲的心田,给晚年的生命增添了可以倚靠的温度。


组织专家下村送健康义诊活动


  三是借新媒体平台谋创新发展。为切实解决村民产业发展与销售难题,我创新利用新媒体平台(微信视频号、抖音号),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家中,拍摄制作宣传视频,重点推广柑橘产业、鸽子养殖、皮蛋加工等特色资源。其中,针对村民王某(21岁,小儿麻痹症患者)的千余只鸽子养殖项目,通过精准策划的短视频实现单条播放量近4万次,超过99%同类视频,吸引大量网友留言求购,直接带动其销量显著提升。不仅拓宽了农特产品销路,更激发了村民创业热情,助力弱势群体增收。


与养鸽子小伙边做手势边交流鸽子养殖销售情况


甘作驻村路上平凡的铺路石


  十年辗转驻村的征途,从世界屋脊险绝的雪线落到川北温润起伏的丘陵,空间坐标不断变迁,可灵魂的坐标始终未曾偏离分毫——让汗水落入脚下土地的热忱如同赤子的心跳,从未因地域而更改。中医药之于万方,就如同甘草般的平凡质朴角色,却能在百药调和时焕发出惊人的疗效。我们如同田野里的甘草,在驻村路上甘作平凡的铺路石,让各种资源、情感、梦想彼此调和、深度交融,终在贫瘠或苍凉的地方孕育出意想不到的蓬勃生机。


驻村信息


作者系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派驻仪陇县赛金镇郑家湾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