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中国中医药报:种上附子“金坨坨”,百姓日子变红火

发稿时间:2022.11.02 来源:四川中医药、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1267
       近年来,好医生集团发挥企业优势,围绕富民兴村目标,在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大力发展附子等中药材种植产业,带领群众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附子,呈圆锥形,长约5~8厘米,直径约3~4厘米,由于附子价格高,种植可致富,凉山地区的农户称其为“金坨坨”。

       “我今年种了4亩2分田附子,收入4万多,生活也更好了。”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乐安镇若普村老支书比机菲拉是该村的附子种植大户,喜获年度“销售冠军”。近日,在附子收购现场,他激动地讲述着丰收的喜悦。

△好医生中药材良种繁育及科技推广示范产业园内,前来务工的农民在劳作。

       这两年,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医生集团”)充分发挥企业优势,点燃了“产业发展”这一乡村振兴的“主引擎”,围绕富民兴村的目标,在布拖县大力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产业,着力于科技创新,在政府的积极引导支持下,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带领当地群众走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绘出产业兴农民富幸福画卷 
 
       9月、10月正值布拖附子秋收秋种时节。在田间地头,放眼望去,多台药材采挖机、施耕机、覆膜机等农业机械“各司其职”来回穿梭,在农业机械的加持下,村民们忙着附子的采收和循环播种,洋溢着农忙的喜悦,绘就出一幅产业兴农民富的幸福画卷。

       从9月中旬开始,好医生集团工作组准时到布拖县收购中药材附子,这一习惯已经坚持了多年。目前乐安镇若普村、火灯村的附子差不多已采挖销售完毕,今年若普村100余户农民共种植220亩附子,总收入达到80万元,收益达上万元的附子种植户有4户,再次实现丰产高产,一些尝到甜头的农户们纷纷表示明年还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若普村规划来年扩种附子至400亩。

       比机菲拉是若普村的附子种植带头人,他说:“种植附子,就种下了若普的希望。”十年前,比机菲拉家种植附子的年收入就达到1.3万元,占全年家庭农业收入的一半以上。十年来,他家靠中药材附子过上了好日子,在村里修建了4套砖瓦水泥房,配备了太阳能、电视机等家电。致富不忘乡亲,他还带领全村人种植中药材。在他的影响下,若普村种附子、养肉牛,村里道路越来越宽敞,彝族特色的新房越来越多,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脱贫后,火灯村作为好医生集团继续打造的“万企兴万村”样板村之一,170多户农民每年种植附子150亩以上,户均增收7000元以上,每年都有3~5户种植收入超过4万元的种植大户。金秋9月,火灯村附子硕果累累,村支书马查阿俄也获得了大丰收。

       自1996年起,好医生集团就在布拖县等地发展中药材附子种植,帮助彝族农户脱贫致富。“要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减轻农民负担,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介绍,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布拖要加快现代化步伐,不能缺少科技的助力。近两年,好医生集团专业队伍加强对附子的育种、种植、采摘、加工等主要环节、关键性问题的技术攻关,技术人员为附子种植户提供良种和种植技术培训指导,定期举办技能培训班,帮助众多农村青年掌握中药材种植技术,成为致富带头人。

       企业提供良种、技术配套并推广机械化种植,布拖中药材种植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当地像比机菲拉、马查阿俄这样的种植能手逐渐多了起来。

 科技赋能建设现代化产业园 
 
       2020年后,好医生集团将精准扶贫工作组改为乡村振兴工作组,努力建立和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进布拖中药材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促进农民长期稳定增收,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布拖县,好医生集团投资800多万元流转500亩土地,建立了中药材良种繁育及科技推广示范产业园。产业园按照“田成方、地成形”的要求,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完善灌溉配套管网,修建大棚生产设施;同时,加大培训指导力度,推广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种植技术,教会农户锄草施肥和采挖收储等中药材精耕细作技术。

       这段时间,产业园内正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挖沟、覆膜、撒肥……工人每天一大早便来到园区进行播种作业,每一道工序有条不紊。“附子可以边采收边下种,等到明年九月又将迎来丰收。”好医生集团乡村振兴工作组成员、四川佳能达攀西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耿忠连日来在园区亲自示范,为务工农民提供附子下种的技术指导。他介绍:“今年我们首次用这种薄膜栽种附子,薄膜上有标准的株距和行距,规范的种植能提高附子的产量和品质,这既是新技术的推广,也是一种创新变革。”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激发活力、赋能科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耿福能介绍,好医生集团在布拖建设的示范园区规划种植了附子、川续断、木香、赤芍、大黄、西红花等中药材。园区定位于三大功能:一是科学培育良种良苗,把优质种源推广到全域,严控药材质量关,实现增产增收;二是示范推广科学技术,组织农户培训学习,提高科学种植水平;三是安置农民就业,每年可安排依撒社区和当地农民上万人次务工,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

       在园区就业的特木里镇块只村3组村民吉耳么呷作就深有感触,她说:“在自己家门口务工不但可以省去一笔车路费,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打工后还能在家喂养牲畜。现在在园区务工一天有80元的工钱,一个月能挣2000多块钱。”据悉,该产业园区今年发放务工款共50万元,帮助当地群众务工增收。

       此外,在喜德县两河口镇觉钉村,好医生集团还与专业合作社合作建立1500亩木香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融合发展打通全产业链条 
 
       近年来,布拖附子的产能稳步提升,在政府部门、东西协作对口支援单位、企业、高校等的合力推动下,科研、生产等全产业链要素加速向产区集聚,规模效益显现。

       连日里,好医生集团四川佳能达攀西药业有限公司的特色中药材现代化加工厂内,从农户手中收购的近1000吨优质附子在这里进行几十道工序的炮制加工后,成为白附片、黑顺片、盐附子、炮天雄等优质药品,依托企业渠道销售至全国。该现代化加工厂每年可处理附子4000吨、苦荞1000吨及其他中药材3000吨,年产值1.3亿元,利税3500万元,安置就业200人。

       好医生集团还依托企业科研平台优势,与浙江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学术交流,深入开展中药有效成分的追踪和创新研究。2021年,好医生集团在附子中发现了治疗慢性心衰有较好疗效的一个单体化合物——GD-N1702,作为具有保护心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作用的一类原创新药,已获得临床研究批件。2022年3月,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佳能达攀西药业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完成的“高品质附子(川乌)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项目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技创新有效带动了附子产业的发展升级。

       在凉山州开展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以来,好医生集团已累计投入资金5亿元,实现产值2亿多元,平均每年带动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