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 | “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腹式呼吸养生方法
呼吸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一旦呼吸衰弱了,人体健康也就难以保障。因此,古人常说:“气聚则生,气亡则死”。但如果我们能掌握一些技巧,一呼一吸之间其实就能为健康加码。
2022.08.26

健康 | “出伏三分补,贴膘正当时”——中医教你打开正确的“贴秋膘”方式
以前人们认为,夏天天热,很容易没什么食欲,而随着立秋到来,天气逐渐转凉,胃口也开始变好,为了补偿夏天的损失,也为了更好地抵御冬日即将到来的严寒,就需要多吃肉,“贴秋膘”。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贴秋膘要谨慎。那怎么“贴秋膘”才健康?中医有答案!
2022.08.25

健康 | 明日出伏!一年中“凶险”的29天来啦,学点养生知识保平安!
明天就出伏啦!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将正式谢幕。不过,接着我们却将迎来凶险的29天!8月25日(出伏)到9月22日(秋分前一日),这29天是一年中气温波动大且频繁的时候。出伏如何养生?快来了解~
2022.08.24

健康 | 处暑后,暑气止,秋季养生始于“润”
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过后天气转凉,气候从暑热逐渐向寒冷过渡。此时,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人体阳气也会随之收敛,“滋阴润燥”是这一时节的养生“关键词”!
2022.08.23

健康 | 常说“秋藕最养人”,五道食疗方助你解秋燥
处暑将至,意味着暑热天气将要结束了。虽然太阳仍然火辣辣,但是还是明显地感觉到了秋燥的气息。常说“秋藕最养人”,入秋的第一碗靓汤,自然是要从它入手~
2022.08.22

健康 | 中药是真是假,一杯水就能试出来!20种中药的水试攻略奉上~
在传统的中药性状鉴别方法中有一种为“水试法”,可用于部分特定中药的鉴别。即利用药材在水中或遇水发生沉浮、溶解、颜色变化、透明度、膨胀性、旋转性、黏性、酸碱变化等特殊现象进行鉴别。
2022.08.19

健康 | 告别了37℃的夏,迎来了43℃的秋!中医助您伏天健脾祛湿~
热浪持续席卷四川,暑气和湿气总让人觉得胸闷透不过气。暑湿之气能耗气伤阴,大白天哈欠连天、有气无力的,食欲下降;舌苔厚重,或白或黄,舌边有齿痕这些都是湿气或者湿热重的表现,内外湿气最易困扰脾胃,导致脾的运化能力变差,这种情况下最应注意的是防暑祛湿健脾!
2022.08.18

健康 | 有些人为啥怎么都吃不胖?中医如何认识这种现象
虽然肥胖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但身边还是有那么一些人,平时也没少吃,也没专门花时间锻炼身体,但就是怎么都长不胖。长不胖就一定是好事吗?今天广东省中医院张北平主任医师带大家一起来了解这其中原因。
2022.08.17

健康 | “末伏躲老虎”!入秋保健康,养生注意这几点
“初伏防中暑,中伏除病根,末伏躲老虎。”昨日正式进入末伏,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虽然早晚较凉,但中午仍然暑气逼人,这就是“秋老虎”在肆虐。此时,暑邪容易耗气伤津,人们养生注意这几点,可有效挡住“秋老虎”。
2022.08.16

健康 | 枕着中药入睡,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药枕是将具有芳香挥发性的中草药装入枕芯,做成枕头,让人们在睡觉时使用。这种将养生防病的功能寓于药枕之中,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也是古代中医的发明之一。已知最早的药枕是我国西汉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香枕”,而在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也有用麝香、青木香、虎头等药物制成药枕治病的记载。
2022.08.15

健康 | 热到40℃!“秋老虎”发威!!!中医避“虎”指南还不快收下
好不容易盼来了秋天,谁能想到是40℃的秋天,立秋≠入秋。
2022.08.12

健康 | 一套推拿法+一道食疗方,让孩子在夏秋之交少生病
立秋后,由养阳进入养阴,天地气机交替,可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点,如果能把握好这一养生阶段,抓住这一调补时机,就能让孩子在秋冬有一个扎实的健康基础。
2022.08.11